您的位置: 首页 >> 医药新闻

家庭医生“签而难约” 补齐资源短板要有紧迫性

发布时间:2018-04-04 12:58:49  来源:   阅读:0

4月3日讯 到2020年,各地要力争实现让每一个家庭具有1名合格的签约医生,每一个居民有1份电子化的健康档案。这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既定目标之1。记者调查发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行进程中,百姓看病难在1定程度上得到了减缓,但基层出现了接不住落地难的窘境,存在签而不约签而难约问题。(新华逐日电讯)

去年底,针对我国超过5亿人有家庭医生报导引发的质疑,原国家卫计委的相干负责人回应称,家庭医生不是私人医生。言下之意,家庭医生其实不是多数人所想象的1对1式的医疗服务,更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随叫随到的保母式医生。但不管如何,媒体最新调查反应的1人签约近千名社区住户,签完以后再无联系的情况,与家庭医生制度的预期效果明显有不小距离。

之所以会出现这类情形,缘由其实其实不复杂。

1方面,重完成签约率而轻服务的履行思惟,在基层应当说还多多少少存在。比如,虽然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生1般都会在患者前来看病时引导患者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但很多情况下,常常是在患者对签约内容和服务条款其实不熟习的情况下就签订了,这样的粗放式签订,其后续服务固然就难以有保障。另外,1些签约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不全,乃至只有1个名字,这也造成了1些签约实际变成了1种情势化。

另外一方面,还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应的医疗资源供给未能及时跟上。包括全科医生配备不足、政策设计不完善、优良医疗资源短缺等诸多短板。正是在这类现实下,才出现了1位全科医生签约近千名社区住户的极端情况。如此失衡的分配比例,又拿甚么来保障医疗服务?

对此现象,除要加强监督,避免签约走过场,更要加快补齐基层医疗资源不足的短板。具体来讲,这或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在第1阶段,可以在提升签约率、健全居民电子化健康档案的基础上,确保有限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能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慢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这部份人群处于家庭医生服务需求的最前端,优先保障他们的需要,其实也是医疗服务救急属性的题中之义。

第2阶段,则要致力于长远性的人材培养和配套政策优化。长时间以来的医疗资源配置失衡格局,令基层社区医院从医护人员数量、到医疗装备,都处于薄弱环节,特别是全科医生缺少,这大大削弱了基层医疗机构对签约医生服务的承接力。要改变这类现状,既需要改变医疗资源分配失衡的偏向,也要从增量上加大全科医生的培养力度,构成更强大的医疗人材服务队伍,同时,应着手优化对基层医生的考核和鼓励措施,让更多的医务人员愿意扎根基层。若不从待遇方面提升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签约服务的质量就难以得到根本保证。

当前,离相干目标任务的完成时间已愈来愈近了,这决定了相干行动要有紧急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