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疗法治疗大鼠行为障碍的神经学机制
发布时间:2018-01-20 12:58:12 来源: 阅读:0次
根据最近1项研究成果,心理疗法也许能够通过提升内侧前额叶皮质区的活性起到减缓精神紊乱症状的效果。这项研究发表在最近1期的《Journalof
认知行动学疗法通常被用于医治压力相干的紊乱症状,例如抑郁和创伤后精神紊乱综合征,但其医治效果常常差异较大,而且我们其实不清楚为何这类疗法只对部份患者有效。此前,DavidMorilak与同事们利用大鼠模型进行摹拟医治,行将大鼠在安全的环境下直接与压力来源接触,他们试图进1步理解这类疗法是如何改变大脑活性进而改变行动的。
在这项研究中,成年的雄性大鼠接受了为期两周的压力体验。研究结果表明,接受了“暴露”疗法的大鼠表现出了行动能力的改良,同时他们的认知适应能力也在医治以后有了显著的提升。研究者们证实,在医治进程中大鼠大脑内侧前额叶皮质区的下边沿区域的活性有了明显的提高。这些结果与此前对压力酿成的精神紊乱的患者进行的临床医治结果10分1致:患者的上述大脑区域也出现活性下降的现象,而通过心理疗法医治以后该区域的活性也得到了提升。
总之,作者认为这1结果揭露了心理疗法减缓患者症状的内在机制,并且为靶向医治压力引发的精神紊乱症状提供了新的思路。
标签: